一般计税方法
一般计税方法是指计算一般纳税人产生应税行为的应纳税额。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规章没有明确承担代缴、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及个人,税务局不可同时要求执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时,纳税人不可回绝。纳税人拒绝的,义务人需要立即汇报给税务局处理。税务局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缴、代收的手续费。[详情]
一般计税方法是指计算一般纳税人产生应税行为的应纳税额。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规章没有明确承担代缴、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及个人,税务局不可同时要求执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缴、代收税款的义务时,纳税人不可回绝。纳税人拒绝的,义务人需要立即汇报给税务局处理。税务局按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缴、代收的手续费。[详情]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需要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详情]
减免税额是减税金额和免税金额的统称,所得税减免税额是企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时候,能够减免的税额,比如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可以按5%缴纳企业所得税,而一般企业为25%的所得税税率,这个5%和25%之间的差额20%就是减免税额的部分。[详情]
税收就是指国家为了更好地向社会发展提供公共品、达到社会发展所需、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参加社会发展商品的分派、强制性、免费获得财政总收入的一种标准方式。税收是一种十分关键的政策工具。[详情]
税收金额通常是指实际发生额,而不是账载金额。税收基础和应纳税额一般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收入或支出来计算。税法和税务规定通常要求纳税人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来确定应纳税的金额。实际发生额就是指发生了经济交易及活动的实际金额,包含收入/支出/等。这些金额是由实际交易或活动的各种凭证或记录支持的,例如销售发票/收据/支出凭证等。账载金额通常是在财务会计中记录在账簿里的金额,用以编制财务报表和内部管理。[详情]
环境保护税是一种针对排污和污染行为征收的税费,用于鼓励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根据中国的环境保护税法,环境保护税是独立的税种,并计入税收范畴,不纳入其他税种的税金及附加。环境保护税是根据企业/单位或个人排放的污染物和污染性物质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征收的。根据征收的标准和税率,税务部门会计算并开具环境保护税的税单,并要求纳税人按照规定缴纳相应的税款。[详情]
税收贡献率是指企业占用的单位资产所做出的税收产出或税收贡献。税收贡献率强调以科学发展观认识税收,以规范化管理思维管理税收,以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思想看税收经济关系,论税收贡献的大小就需要参考纳税人占用社会资源的情况,要明确纳税人的税收贡献是在占用了多少资源的条件下创造的。[详情]
1、退税:企业出口货物或跨境服务免税或享受税率偏低的优惠政策,可以把支付的进项税额退给企业;2、免税项目:某些特定项目或者行业,根据相关税法规定享受免税待遇,企业可以将支付的进项税额转出;3、非货物销售:企业向其他企业提供一些特定的非货物类服务,例如银行/保险/电信等,可以将支付的进项税额转出;4、不动产租赁;5、个体户承包工程;6、生产性物资入库;7、投入固定资产;8、特殊用途账户。[详情]
企业税负率达到3%至5%算正常。企业税负率是指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税务负担相对其盈利能力的比例。它衡量了企业在税收方面所支付的金额在其盈利水平中所占的比例。计算企业税负率的常见方法是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除以其纳税前利润(或称为盈利总额)并以百分比表示。[详情]
1、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完税价格x关税税率;2、从量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货物数量×单位关税税额;3、复合计征的计算公式为:关税税额=货物数量×从量关税税率+关税完税价格x从价关税税率。[详情]
美国税收制度是指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对个人和公司征收的各种税种的实施办法。其中,个人所得税是联邦政府征收的第一大税种,纳税人包括美国公民、居民和外籍非居民。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工资、薪金、退休金收入、经营利润收入、农业收入、利息、股息和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资本利得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详情]
个税中5000人民币的起征标准是从个税改革后开始执行的,即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如果个人的工资收入达到5000人民币,需要缴纳个税;如果未达到,则不需要缴纳个税。[详情]
税收转嫁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商品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收负担转嫁给商品购买者或商品供应者的行为。转嫁税意味着税负的实际承担者不是直接缴纳税款的人,纳税人通过转嫁税,个人并不承担实际税负。[详情]
附加税又被称为增值税附加税,增值税附加税一共有三种,是按照国税增值税金额分别计算:1、城建税=增值税*7%;2、教育附加=增值税*3%;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2%。[详情]
即征即退是对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的时候部分或者全部退还给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即征即退和出口退税先征后退、投资退税一同属于退税的范畴,其实质在于以特殊方式对纳税人实施免税和减税的行为,强化对税务部门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保证对税收优惠政策规模控制的有序性。[详情]
排除延期清单是指排除已延期至之后进行详细登记的项目清单。排除延期清单是对外税收政策的一种,它以权威的形式规范了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应遵循的行动原则、要完成的明确责任、要实施的工作方法、一般的流程和要采取的具体措施。[详情]
1、应缴税款中超过实际应缴额的部分,即税收差错的核销;2、现金补贴,即政府根据相关政策为鼓励和支持某些产业或企业提供的财政补贴,如对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的税收优惠和现金补贴等;3、抵扣后的退税,即企业在申报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时,可以通过申报进项抵扣等方式获得的退税。[详情]
企业税收税率的具体数值可能在几个百分点至几十个百分点之间。具体税率取决于国家和地区的税法规定。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的税收政策有所不同,涉及的税种也是多样的。一般而言,企业税收由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社会保险费等多个方面组成。[详情]
1、企业取得收入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简易计税适用的税率);2、当企业需要采购材料时:借:库存商品/原材料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3、当企业需要开具发票,确认收入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贷:应交税费--简易计税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详情]
1、营业税=服务业收入*税率为5%;2、应纳城建税=应纳增值税+营业税*7%;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营业税*3%;4、堤围防护费=营业收入*0.1%;5、所得税=利润总额*税率为25%;6、个人所得税(月报)实行代扣代缴,不管工资薪金是否超过2000人民币都要实行全员全额申报。[详情]